我們要先來了解如何正確地為盆栽植物澆水。這一直是植物照顧中最重要的一環。 因為根據植物種類的不同, 就有不同的澆水量。但只要慢慢累積經驗,您很快就會知道如何解讀植物的信息並有信心地給它們澆水了。
盆栽植物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長茁壯,但過量的水分也可能導致根部缺氧腐爛造成植物死亡。因此,澆水的頻率和方法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我們應該確保盆土表層乾燥後再澆水,這樣可以避免過度澆水。當澆水時,應該注意避免泥土長期被水浸著,以免植物的根系缺氧受損。
植物的生長環境也會影響澆水需求,如果植物置於乾燥環境,如經常開冷氣的辦公室或者盆栽放在陽光直射下,則需要更頻繁地澆水
如何判斷盆栽是否需要澆水?
那如何知道盆栽什麼時候需要澆水呢? 我們可以每週檢查盆栽植物的土壤兩次,判斷盆栽是否需要澆水。檢查方法有幾種:
1.觀察土壤表面:
當土壤表面看起來乾燥,甚至開始龜裂,通常是植物需要喝水的訊號了。
2.觀測土壤濕度:
可以用手指來測試土壤的濕度。手指感受土壤濕度。用手指的第一個指節,感受土壤是否已經開始乾燥,如果沒有泥土沾在手指上, 則可再感受中層泥土的水分,以第二個指節的深度為標準如果土壤感覺乾燥,則需要澆水。
3.測量重量:
有時候盆栽的土壤感覺上不太準確,可以將整個盆栽拿起來測試重量。如果盆栽感覺變輕,那麼土壤可能已經變乾,就需要澆水。
不同栽種的介質給予不同的水量
先來看看種植介質,種植介質是植物獲取水和營養的媒介,它包括泥土及其他物質例如石粒、樹皮等,所以我們一般稱它為種植介質,它和泥土有相似亦有不同的地方。
種植介質是影響盆栽需要水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的組成比例會直接影響其保水性和透水性,從而影響植物的水分需求和排水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種植介質類型:
1.泥炭土:
泥炭土是一種吸水性很好的土壤,您會發現它能吸收大部分澆的水,不像石粒般透水。因此在盆栽中使用泥炭土時要注意控制澆水水量,避免過度積水。如果過度澆水,土壤中的水分可能會過多,導致根系腐爛和植物死亡。雖然泥炭土能夠吸收水分,但也因此容易乾燥。因此若大家發現盆栽的泥土大部分是泥炭土時,要增加檢查的頻率和減少每次的水量。如可以,就盡量不要使用全泥炭土成分。
2.蛭石/珍珠岩:
蛭石和珍珠岩都是很輕巧的火山岩石粒通,常用於增加種植介質的透氣性和排水性。由於它們自身不具備吸水能力,所以在使用這些介質的情況下,需要更頻繁地澆水,以確保植物得到足夠的水分。原生於乾燥氣候的植物如仙人掌、多肉植物更喜歡含有高比例沙子和珍珠岩的快乾混合物。
3.腐植質:
腐植質是一種天然有機物,由植物和動物遺體在經過生物分解和化學變化後形成的。它能夠增加種植介質保水性的介質。 由于它的吸水能力很強,所以在使用腐殖質作為種植介質時,可以減少澆水的頻率和水量。
4.椰纖維/樹皮:
椰殼纖維中有很多孔隙和微孔,它和樹皮都可以增加種植介質的透氣性和排水性。 由於它的吸水能力較弱,因此使用椰殼纖維作為種植介質時,需要更頻繁地澆水,以確保植物得到足夠的水分。種植附生植物和蘭花時也會用到它們作調配。
5.水苔:
水苔是一種蘚類植物,生長在潮濕的環境中,通常出現在沼澤、湖泊或潮濕的草地上。水苔因其高度的吸水性能和通風性能而成為了盆栽植物栽培中常用的介質。
在盆栽植物中,水苔通常用作種植介質,尤其是蘭花和其他喜好較濕潤生長環境的植物。水苔可以有效地保持植物所需的濕度,並且可以提供足夠的通風性,防止根系長期浸泡在水中。一般而言, 水苔可保持水分一星期左右, 若留意到乾燥, 即需澆水。
6.混合介質:
混合介質是指由不同的種植介質混合而成的種植泥土。市面上常見的例如培養土,培養土是一個總稱,裡面有泥炭土、椰纖、有機質、肥料等,是商家們根據不同植物類型調配比例而成的介質,相類似於一個自家調配的醬汁, 因應不同的需要而加入不同的成分。我們可以在很多的園藝店購買到,款式雖然非常多,但當我們了解了成分的特性,就能自己分析,亦可以自行調配了。用混合介質來確定澆水的頻率和水量時,我們需了解各種介質的特性和比例,您可參考上述的介質,再觀看培養土的比例來判定。
不同種類的植物,需求的水量大不同
接下來我們來分辨一下盆栽植物的種類,因為不同種類的植物對水分的需求不同,植物種類很多,我們可以根據其生長習性和生長環境來進行分類。下面是一些常見的植物種類及其生長習性:
1.苔蘚/蕨類:
苔蘚和蕨類通常需要較高的濕度,因為它們原生長在潮濕的環境中。
對於苔蘚植物的盆土保持濕潤但避免積水,可以每星期澆水一次。而蕨類植物,盆土表層感覺乾燥時就可以澆水,但要避免過度澆水。定期噴灑水霧來保持葉面濕度,可以每天或隔天噴灑一次。
2.觀葉植物:
觀葉植物是一種非常適合室內環境的植物,其美麗的葉子和豐富的顏色使其成為室內裝飾的好選擇。常見盆栽有黃金葛、萬年青、紅掌等。它們通常來自潮濕的熱帶地區,需要較多的水分, 可以每星期澆水一到兩次。
3.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如仙人掌、景天科植物等。它們來自乾燥的沙漠環境,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因此需要的水份較少。澆水時應該讓土壤充分乾燥後再進行澆水,否則根部若長期浸在水中會容易缺氧。
4.開花植物
種植開花植物時可選用專門標記為非洲紫羅蘭或開花植物使用的培養土。 它比起其他混合介質稍微更多腐植質。開花植物需要的水分也多,可增加頻率但不要積水。
5.蘭花類:
照顧蘭花需要保持適度濕潤的環境,但它們不喜歡長時間濕潤的根系。通常每次澆水可以讓水從花盆底部流出,等待水完全排乾後再進行下一次澆水。通常每周澆水一次左右即可。
該怎麼正確的給植物澆水?
根據以上,大家都對自家的植物更了解了。介質吸水性好的,每星期一至兩次澆水, 若排水性介質比例多的,就要增加澆水的頻率,留意到乾燥就澆水。需水量更少的多肉植物則可以兩到三星期在給水。
結論:建議觀察植株的品種、土壤介質的吸水程度,再作為澆水頻率的依據。